环保部日前通报的对华北地区22个城市(区)的环保综合督查结果称,引发雾霾的一个共性原因是“煤炭用量大”,除北京、天津外,华北地区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近90%。而供暖季正是燃煤的高峰期,如何在煤炭仍是未来供暖主要能源的情况下减少雾霾成为关注焦点。有关专家和企业建议,在煤炭仍处于我国能源结构主导地位的情况下,加快打通洁净煤技术推广的各个关键关节势在必行。
批评供暖加重雾霾的声音早已有之,北方多地也早已开始探索供暖能源结构调整,尝试利用油、电、气等清洁能源。但记者调研发现,由于清洁能源供暖成本高,风险高,推广难度大。
成本高,政府补贴推广加重财政负担。据沈煤集团洁净煤利用项目负责人崔宏生介绍,按运行成本分析,燃油供暖成本是煤粉的5倍,燃气供热成本是煤粉的2.5倍,用电供暖成本是煤粉的1.8倍,经济性较差,供暖企业只能靠政府补贴维持运行,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。
河北邢台今年启动了“气化邢台”工程,供暖期前将实现对市区及周边3万户居民“煤改气”,计划到2016年对市区城镇实施“煤改气”。邢台环保局大气科科长王立谦说,成本高是目前主要制约因素,市区集中供热费用每平方米18元,改气后增加到30元以上。而且,不少县城基础设施薄弱,管网覆盖仍存在难题。
在煤改气等治理中,河北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,基层担心长久下去补不起。“石家庄市从2012年以来,每年为推广清洁能源供暖,补贴5个亿。”石家庄市供热管理中心主任刘文栋说。
新能源供暖成信访热点,高风险加剧推广难。记者采访发现,燃气等新能源供热存在群众信访隐患。河北一些地方实施燃气锅炉供热改造后,对居民仍按燃煤集中供热价格收费,多余的成本让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。但一旦地产公司不愿意负担,就可能引起停气事故。而且,燃气供暖价格高,温度也低,能达到十八九度就算好的了。
太原市西华苑三期经适房小区是电供暖小区。早在今年初,该小区被曝出每平方米供暖费用是集中供热的三倍引发居民不满。虽然在政府协调下热价问题暂时解决,但小区居民担心电供暖会频频跳闸,影响供暖质量。
www.hnsbtn.com